台灣確實有進行「破地獄」相關的超渡儀式,但在本土最常見的名稱是「打枉死城」或簡稱「打城」、「破城」。這類科儀融合佛教、道教與民間信仰,主要目的是超渡因非自然死亡(如意外、自殺、橫死等)而亡者的靈魂,協助他們脫離地府的枉死城,獲得解脫。台灣許多地方如新莊地藏庵、台南東嶽殿等,至今仍有舉行這類特色科儀。
在台灣傳統觀念中,橫死或枉死者被認為命不該絕,死後會被囚禁在陰間的枉死城中,需等到原本應享年壽屆滿才能離開。為了不讓親人長期受困,家屬會延請道教或佛教法師舉行「打枉死城」法事,保釋亡者出城。
破地獄:源於目連救母的傳說,強調以法力破除地獄之門,救度亡靈。儀式中常見破瓦片、跳火盆等象徵性動作,意在「打破」地獄的束縛,幫助亡靈脫困。
打枉死城/破城:台灣最常見的形式,針對枉死(非自然死亡)者。法師會請神、引魂、開路、刺破紙紮城門、燒城、過奈何橋、施藥、超渡、送亡等。重點在於與地府神明協商,釋放受困枉死城的亡魂。
放赦科儀:又稱「赦馬」或「走赦馬」,同屬超渡冤魂的道教科儀。道士手持紙馬奔走,象徵向東嶽大帝等神明請求赦免亡魂罪孽,讓亡者早日解脫。與打城、破地獄目的相同,都是為超拔亡魂、解除苦難。
總結:破地獄、打枉死城、放赦(赦馬)雖細節不同,皆屬超渡非自然死亡亡者的法事,儀式內容互有影響,皆強調救拔、解脫、安慰亡靈與家屬。
枉死城:民間信仰中,枉死者(非自然死亡)死後會被囚於地獄的枉死城,受苦刑、孤寂,需等陽壽屆滿才可離開。
打枉死城:通過法事,請神明開恩,協商釋放亡魂,幫助他們離開枉死城,早日轉世或升天。
所有非自然死亡者:自殺、意外、天災、謀殺、難產、水厄、火災等。
對象不限年齡,但以年輕或非正常死亡者為主。
請神淨壇:稟告神明、淨壇、淨身、淨法器。
請神調兵:請當地土地公、東嶽大帝、地藏王等協助。
引魂開路:由法師引領亡魂至枉死城。
破城出城:法師刺破紙紮城門,象徵打破城門,讓亡魂出城。
燒城過橋:焚燒紙紮城廓,帶領亡魂過紙橋(奈何橋),象徵離開地獄。
施藥超渡:法師以藥湯塗抹紙人像,象徵治癒亡魂百病,誦經超渡。
拜飯送亡:供飯、燒紙錢,最後送神明離開,儀式圓滿。
安慰家屬:打枉死城不僅為亡者超渡,也安慰家屬,減輕因非自然死亡帶來的悲傷與不安。
社會功能:法事常結合地方廟宇、民俗團體舉辦,成為社區集體療癒與文化傳承的一環。
台灣確實有「破地獄」的儀式,但多以「打枉死城」或「打城」為主,與放赦、破地獄等道教科儀同屬超渡非自然死亡亡者的法事。這些儀式不僅有宗教救拔功能,更承載著家屬的哀思與心理慰藉,是台灣民間信仰中極具代表性的超渡科儀
崧鶴生命全省服務據點
高雄總部 | 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2巷5-1號 |
台中營業處 | 台中市北區錦中街108號 |
台北營業處 | 台北市板橋區萬板路460號4樓 |
國軍左營總醫院 | 高雄市左營區軍校路553號(往生室) |
健仁醫院 | 高雄市楠梓區楠陽路136號 |
高醫岡山醫院 | 高雄市岡山區捷安路8號B2(往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