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多元,西方宗教喪禮主要以基督教和天主教為主,兩者皆強調信仰中的永生觀念,儀式莊重簡約,與傳統華人喪禮有明顯差異。以下整理兩大宗教在台灣常見的喪禮流程、特色與注意事項。
1. 臨終關懷與禱告
臨終時,家屬會請牧師、長老到場,為臨終者禱告,安慰其心靈,幫助其平靜面對死亡。
2. 遺體安置與設靈堂
遺體可安置於家中、殯儀館或教會。基督教通常不設傳統靈堂,不焚香、不設排位或香案,僅以十字架、照片、聖經、鮮花等表達哀思。
3. 入殮與安息禮拜
遺體沐浴、更衣、化妝後放入棺木,棺內僅放聖經,不著壽衣,家屬也不穿傳統孝服。
安息禮拜(追思禮拜)為核心儀式,由牧師主持,內容包括唱詩、禱告、讀經、證道、親友追思致詞。
4. 火化或安葬
儀式結束後進行火化或土葬,火化後舉行入塔禮拜。基督教不忌諱日期,選擇方便親友參加即可。
5. 追思與慎終追遠
沒有「做七」、「百日」、「對年」等傳統祭祀,部分家庭會舉行家庭禮拜或於清明節帶鮮花追思。
6. 禮儀禁忌與注意事項
不燒紙錢、不設靈位、不祭拜、不焚香。
花籃題詞應寫「安息主懷」、「榮歸天家」等,不使用「奠」字。
強調死亡是回歸天家,是充滿盼望的事,不強調陰間、輪迴等概念。
1. 臨終聖事
臨終時由神父施行「傅油聖事」(敷油),為臨終者解除罪過、帶來心靈安慰。
2. 遺體安置與設靈堂
遺體可安置於家中或殯儀館。天主教東傳後,部分教友會設靈堂、牌位、香爐,但不燒紙錢。
3. 停靈期間
親友誦念「天主經」、「聖母經」、「聖三榮經」、「玫瑰經」等,為亡者祈禱。
4. 入殮與殯葬彌撒
遺體入殮時,神父主持祈福、灑聖水,部分教友棺內放聖經。
出殯當天舉行「殯葬彌撒」,包括家祭、公祭、誦經、致詞等,流程與傳統喪禮相似但內容以祈禱、彌撒為主。
5. 火化或安葬
天主教原本主張土葬,現已普遍接受火化。火化後骨灰安置於靈骨塔,舉行安放禮拜。
6. 慎終追遠
百日、對年、三年等追思,採祈禱、誦經、獻彌撒等方式進行。
天主教允許祭拜祖先,三年後可行除靈、合爐等儀式。
7. 禮儀禁忌與注意事項
不燒紙錢、不設傳統靈位(部分教友因習俗會設)。
葬禮以祈禱、彌撒為主,強調靈魂回歸主懷。
簡約莊重:流程簡單、重視追思與祈禱,少有傳統華人喪禮的繁複儀式。
信仰核心:強調死亡是回歸天家,生命有永恆意義,安慰遺族、榮耀神明。
不設傳統祭祀:無燒紙錢、無做七、無合爐,追思方式以禱告、詩歌、獻花為主。
重視親友陪伴:以慰問、陪伴、禱告為主,減少迷信與恐懼。
部分天主教、基督教家庭會因應台灣傳統習俗,保留如設靈堂、豎靈、百日追思等元素,但內容多以祈禱、誦經、獻花取代傳統祭祀。
禮儀公司與教會會協助家屬溝通,尊重不同信仰與家族需求,達到文化融合與信仰尊重。
台灣西方宗教喪禮(基督教、天主教)強調信仰中的永生、安慰與盼望,儀式簡約莊重,重視祈禱與追思,與傳統華人喪禮有明顯不同。家屬可依信仰與家族需求選擇合適的流程,讓往生者安息、遺族獲得慰藉。
崧鶴生命全省服務據點
高雄總部 | 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2巷5-1號 |
台中營業處 | 台中市北區錦中街108號 |
台北營業處 | 台北市板橋區萬板路460號4樓 |
國軍左營總醫院 | 高雄市左營區軍校路553號(往生室) |
健仁醫院 | 高雄市楠梓區楠陽路136號 |
高醫岡山醫院 | 高雄市岡山區捷安路8號B2(往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