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宗教禮俗
佛教禮俗
初終後, 親親位親人蓋上往生倍,但記得在助唸期間,不要在親人身側哭泣。
可聯絡蓮友前來,與家人一同圍聚於親人四周,同聲唸佛。
台灣的東方宗教喪禮文化豐富多元,主要以佛教、道教與一貫道為主流。這些宗教不僅有各自的生死觀,儀式流程與禁忌也各具特色。
以下綜合整理三大宗教的喪禮核心精神、主要流程與文化意義。
核心觀念
佛教稱死亡為「往生」,強調生命輪迴與業報,認為死亡是另一生命型態的開始。喪禮的目的是助亡者放下執著、消除業障、順利轉生或往生淨土。
主要流程
臨終助念:家屬或法師誦經念佛,協助臨終者提起正念,氣氛溫馨寧靜。
遺體安置:亡者斷氣後,助念8~12小時,期間避免移動遺體。
設靈位:以鮮花、素果供奉,不燒紙錢、不設排位。
誦經法會與做七:認為亡者在「中陰身」階段,需每七日誦經超薦,最長至49天。
入殮、告別式:家屬為亡者沐浴更衣、入殮,舉行家祭、公祭與誦經儀式。
火化/土葬:現代多採火化,骨灰存放寺院靈骨塔。
祭祀:清明、忌日掃墓追思,強調誦經、迴向功德,不燒紙錢、不殺生。
特色與禁忌
儀式簡單隆重,不鋪張、不吵雜。
靈堂祭品以素食、鮮花為主。
家屬應茹素、守戒,將功德迴向亡者。
核心觀念
道教強調陰陽五行、靈魂不滅與輪迴,認為亡者需經歷陰間審判,藉由法事助其超渡、解除業障。
主要流程
開壇請聖:法師淨壇、祈請諸神明降臨,營造神聖氛圍。
啟靈招亡:製作冥途路引,召請亡魂與祖先靈魂參與法事。
喚魂與開路:法師主持開路、請水、擔帽買水等儀式,召回亡魂。
超渡法事:包括誦經、破地獄、五路燈等,幫助亡者靈魂通過陰間關卡,順利轉生。
燒紙錢、紙紮用品:祭祀亡者日常所需,祈求在地府生活無虞。
做七、做旬:每七日舉行超渡法事,直至49天。
安葬與旺爐:選吉日安葬,舉行旺爐、安靈等儀式。
儀式內容豐富,常有道士誦經、步罡踏斗、破瓦跳火等動作。
注重擇日擇地,重視風水與陰陽沖剋。
家屬需遵守服喪期間禁忌(如避免喜慶、茹素守戒等)。
核心觀念
一貫道融合儒、佛、道、基督、回教思想,主張「歸空」--靈魂脫離肉身、回歸天上修行。強調簡樸、莊重、助念,反對鋪張與迷信。
主要流程
臨終助念:焚蓮花香,助念誦經,協助亡者靈魂安然歸空。
遺體安置:過世後半小時至一小時內不可移動遺體,準備淨爐、檀香末淨化空間。
設靈祭祀:供桌設於廳堂側,供奉素菜水果,家屬全員茹素。
追思禮:誦彌勒真經、心經,唱輓歌、播放追思影片,生平介紹,證道儀式。
不做七、不燒紙錢:不念腳尾經、不做七、不燒金銀紙、不請僧道作功德,儀式從簡。
封釘、起柩:完成追思後進行封棺、起柩儀式。
特色與禁忌
強調素食、簡樸,反對鋪張浪費。
不設傳統招魂旛、電子花車等。
祭品僅供香、齋果,無紙錢、紙紮。
台灣東方宗教喪禮--佛教、道教、一貫道--各有獨特的生死觀與儀式流程。佛教強調助念、誦經與功德迴向,道教重視法事超渡與陰陽五行,一貫道則主張簡樸、助念與靈魂歸空。無論形式如何,這些儀式都承載著家屬對親人的思念與祝福,體現台灣多元且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蘊。
崧鶴生命全省服務據點
高雄總部 | 高雄市三民區昌裕街2巷5-1號 |
台中營業處 | 台中市北區錦中街108號 |
台北營業處 | 台北市板橋區萬板路460號4樓 |
國軍左營總醫院 | 高雄市左營區軍校路553號(往生室) |
健仁醫院 | 高雄市楠梓區楠陽路136號 |
高醫岡山醫院 | 高雄市岡山區捷安路8號B2(往生室) |